首页

湘女王踩踏

时间:2025-05-24 18:39:01 作者:中新健康|这几种常见蔬菜,不焯水约等于“服毒”! 浏览量:17674

  中新社北京3月17日电 (尹倩芸)上月底,一辆“空中出租车”从深圳蛇口邮轮母港升空,20分钟后稳稳降落在珠海九洲港码头。而在平日,驾车穿梭两地需要两个多小时。

  这辆“空中出租车”学名是电动垂直起降航空器(eVTOL)。随着中国将低空经济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并将其视作“新增长引擎”之一,乘坐eVTOL出行可能会更早成为人们的日常。一个蕴藏万亿级潜力的大市场,也呼之欲出。

  所谓低空经济,是以民用有人驾驶和无人驾驶航空器为主,以载人、载货及其他作业等多场景低空飞行活动为牵引,带动相关领域融合发展的综合性经济形态。

  据中国民航局数据,2023年中国低空经济规模超5000亿元(人民币,下同),并有望在2030年达2万亿元。

  尽管尚在发展初期,但低空经济已经开始改变中国人的生活。目前,在工业、农业、服务业等领域均有相关应用。如“低空+物流”是当前商业应用最广泛、最可能大规模落地的场景。相比传统物流,无人机配送更高效便捷,且节约人力成本。“低空+旅游”则可以丰富游客体验,有望率先推出。

  不少中国企业已敏锐捕捉商机。大疆无人机正广泛应用于航拍,美团在部分城市开通了无人机配送业务。小鹏、吉利、广汽等中国车企发布了多款飞行汽车产品,尽管暂未正式上市,但“卡位”意图明显。

  值得一提的是,业内普遍认为飞行器和汽车产业链高度契合,中国在飞机及新能源汽车领域积累的技术经验和产业链优势,有利于规模化转移至低空经济领域。

  小鹏汽车董事长兼CEO何小鹏向记者表示,新能源汽车行业飞速发展带来的电动化和智能化创新成果正在低空经济领域实现跨行业应用,期望在新能源技术变革基础上,运用汽车规模供应链逻辑,推出百万元级别的飞行汽车。

  中国各地也加紧布局,抢占机遇。广东、四川、安徽等省份均提出积极探索发展低空经济,广州、深圳等城市更出台一系列配套措施,加大对低空经济产业支持力度。

  在这股发展热潮下,中国民航大学副校长吴仁彪注意到,目前中国南方地区无人机产业集聚已逐渐显现,但北方地区并不明显。他提醒,集聚效应对于产业发展较为关键,有利于降低企业制造成本,形成相互协作集群。

  吴仁彪建议,北方城市可错位发展无人机产业。如北京发挥科技创新和人才优势,天津发挥先进制造研发优势和“邻都”“近海”空间优势,实现资源互补、协同发展。

  另外,中国低空经济尚处起步阶段,在顶层设计、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仍有较大发展空间。

  中国民航局副局长韩钧透露,未来将推动通用机场和临时起降点建设,完善低空飞行服务保障体系,优化直升机和无人驾驶航空器的适航标准、审定模式与技术,提升适航审定能力。完善民用无人航空驾驶器综合管理平台,以民用无人驾驶航空试验区或试验基地为基础,推动打造若干低空经济发展的示范区。

  这些把“路”修到空中的举措,将助力低空经济新引擎更快释放增长动能。何小鹏预计,从商业规模来看,低空经济未来有望达到汽车市场规模的20%,“一定大有可为”。(完) 【编辑:曹子健】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民生主题记者会丨教育部:发展数字教育不是“选修课” 而是“必修课”

狮子洋未来产业科技园(东西庄)位于狮子洋增长极北部,也是广州市活力创新轴的重要节点,地理位置优越,产学研优势明显,具有进一步优化区域产业布局的发展潜力,未来将成为番禺区又一重点发展平台。该项目周边环绕广明高速、南大干线、兴业大道及新化快速路等多条交通干线,还有地铁4号线、7号线、佛莞城际等交通轨道,交通网络四通八达。此外,项目毗邻国际科技创新城产业发展平台,更有华南理工大学国际校区、暨南大学、广州医科大学等高等学府环绕,学术氛围浓厚,产业集聚效应显著。

全国已经有78.4%的村卫生室纳入医保定点

日前,西班牙《国家报》记者吉列尔莫·阿夫里尔乘坐“义新欧”班列,体会“微小变化和巨大变革”。“义新欧”班列是中国“一带一路”倡议的一部分,它链接中国主要制造中心之一义乌与马德里,途经哈萨克斯坦、俄罗斯、白俄罗斯、波兰、德国和法国。西班牙记者认为,中国是这趟班列“真正的主角”,这条铁路的运行预示着新的全球化进程已经启动。在这个进程中,中国正在凭借自己的制造规模和能力展现出巨大影响力。

女子痴迷减肥诱发心衰 抢救16天挽回一命

如其所言,如今的余村,不仅有层峦叠嶂、秀竹连绵的自然景观,更有山顶观星、河道漂流、徒步越野等乡村潮玩,林下经济、智慧养殖、青年农场等跨界新农业层出不穷,好风景孕育了产业发展好前景。

【澜湄印象】傣族文化传承的秘密 看傣纸的制作工艺

上海10月14日电 (记者 王笈)北京人民艺术剧院的“镇院之宝”《茶馆》14日晚上演于上音歌剧院,为北京人艺近一个月的上海驻演揭幕。

暑期经济型酒店不“经济”?涨价突出引热议,未来会降价吗?

在新能源汽车高速增长与维权投诉案例增多矛盾凸显的当下,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邀请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名誉理事长付于武、北京社科院副研究员王鹏、全联车商投资管理(北京)有限公司总裁曹鹤、中国流通协会新能源汽车专家委员会委员章弘、北京市京师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律师卢鼎亮,围绕我国新能源汽车如何应对当前的发展困境、如何构建良好的汽车消费环境等问题,共同探讨如何促进中国新能源汽车高质量发展。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